Q11:器械消毒灭菌:清洗与清洁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A: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及时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手工清洗适用于复杂器械、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以及无机械清洗设备的情况等;器械消毒灭菌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

注意事项:

  • 有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应用清洁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或超声清洗。能拆卸的复杂物品应拆开后清洗。

  • 清洗用水、清洁剂等的要求遵循WS310.1的规定。

  • 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毒。

  • 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 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


Q12: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有哪些?

A:

a) 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b)紫外线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c)气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使用环境应通风良好。对环氧乙烷灭菌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环氧乙烷、甲醛气体灭菌和臭氧消毒的工作场所,应定期检测空气中的浓度,并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d)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止过敏及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Q13:物品受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污染时,该如何选择合适的器械消毒灭菌消毒或灭菌方法?

A:

  •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Q14:对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其消毒或灭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使用后应先进行清洁,再消毒或灭菌(但不适用于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Q15:欲配制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10L,请问需要取有效氯含量为5%的84消毒液多少毫升?应加水多少升?

A:因有效氯含量为5%相当于100ml消毒液中含有5g(5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根据公式计算:

      所需消毒液原液的体积(V)=(欲配制消毒液的有效成份浓度 × 欲配制消毒液的体积)/消毒液原液的有效浓度:V=(1000mg/L × 10000ml)/50000mg/L = 200ml

      所需自来水的体积(X)=10000ml - 200ml = 98000ml = 9.8L 

      应取有效氯含量为5%的84消毒液原液200ml,加水9.8L。


Q16:需要灭菌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多长时间?在20 ℃~25 ℃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应不超过多长时间?

A: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在20 ℃~25 ℃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 14 d。


Q17:临床常用的消毒液、药液、溶媒等开启后使用期限是多久?

A: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Q18: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A:空气消毒的常用方法有:(1)紫外线消毒,(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4)化学消毒法,(5)熏蒸法。


Q19:医疗机构感染高风险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需要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吗?

A:需要。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

      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Q20:手工清洗消毒保洁用抹布和地巾的要求是什么,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A:首先需要清洗干净,然后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抹布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地巾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最后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3、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国卫办医发〔2013〕4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

4、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  368—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5、胡必杰,倪晓平,覃金爱. 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最佳实践